1.《蒙田随笔》这本书讲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蒙田随笔》全书朴实无华,作者摈弃了当时颇为流行的华丽堆砌的写作手法,直接采用单线 条的咏叹与勾勒,陈述自己对于自身个体、人类生活方式与现实世界等重大问题的思考,循序渐进 地将读者引人一泓恬淡清澈的湖水之中。
原作共分3卷,其中第一卷收录作品57篇,内容短小精焊。 其余两卷内容不等,分别是13 篇与37篇。
法文版的《蒙田散文》主要按两种方式编排:第一种是按作者写作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列, 第二种是将内容相关的部分集中起来。今天我们所见到的《蒙田随笔》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22篇, 第二部分5篇。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3个方面:1。 作者所感觉的自我。
2。他所体会的人类的生活方式 和思想感情。
3。他所理解的现实世界。
下面重点介绍第二部的5篇文章。在《众师之师》中,作者认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是“众师之师”,因为他认识到“我一无所知”。
认识世界是从认识自己无知开始的,在阿波罗神庙的门楣上就镂刻着“人人应有自知之明”的名言,可见刚愎自用与固执己见是愚蠢无知的鲜明标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区分两种情况:一是“走自己的路,休管别人议论”,一是“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在《论不同的方法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中,作者指出:“当我们所冒犯的人手操我们的生死大权,可以任意报复时,最普遍的感化他们的方法自然就是投降以引起他们的怜恤和悲悯。 可是相反的方法,勇敢与刚毅,有时也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
他在书中总结道:“恻隐而动心,是温柔、驯良和软弱的标志,由勇敢神圣影响而起尊敬之心,则是一种倔强不挠的灵魂的标志,他们都崇尚大丈夫的刚毅气概。……对于比较狭隘的灵魂,钦羡与惊异亦可以发生同样的效力。
”他告诫人们在危急时刻,应随机应变,区别对待各种险情。在《论闲逸》中,作者以为:“如果没有一定的主意占据心灵,把它约束住,它必定无目标到 处漂流,人于幻想的空泛境域里。
灵魂没有目标,它就会丧失自己。”从中可以看出蒙田是反对虚 无主义的,提倡人是应该有点精神的,即使在闲逸时,也不可使灵魂丧失目标,否则,最终会导致 “产生无数妖魔与怪物,无次序、无目的,一个个接踵而来”。
在《热爱生命》中,作者认定“生活乐趣的大小取决于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不是任何 外物的影响。只有自己才是生命的主宰,因为“我们的生命是自然的恩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如果 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尽管作者当时身患重病,但他并没有 沉沦气馁,而是采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拥抱生命,感受生活的乐趣:最后,作者引用罗马哲学 家塞内卡的话指出:“糊涂的人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希望后来者 从一开始就做一个明白人。
在《论死后才能断定我们的幸福》中,作者引用苏龙的警告:“人世变幻无常,只要轻轻一动, 便可能面目全非,前后迥异。”在感叹生命的变幻无常之外,他给自己定义“幸福”的标准是:“希 望我可以善终,就是说,安然逝去,不声不响。”
一个人无论生命怎样美丽辉煌,地位、权力与财 富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一件偶然的附属品。 在生命的末日来临时,重要的是问心无愧,安然逝去,才 能称之为幸福,功过是非留与后人评说。
2.《蒙田随笔》主要讲述着怎样的内容?
米歇尔•德•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的人文思想大都反映了他的哲学观点。
蒙田出生在传统天主教家庭,从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曾经做过律师。但他37岁以后就在他祖先的领地隐居,主要从事思考和写作。
他传世的作品主要是《随笔录》。 《随笔录》共3卷,107章,百万字左右。
书的法文名字有“试作”“试验”“尝试”之意。这表明作者是以平易近人的态度来写作的。
他不是在进行说教,也不是在讲深刻的道理,更不是炫耀自己的博学。作品全篇娓娓道来,像是在和读者当面聊天一样。
此书的行文也是变化多端的,但论述十分精辟,在欧美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其内容概括起来大致分为三方面:首先是作者所感受到的自我;其次是他所感受到的人类的生存状态和思想感情;最后是他所理解的现实世界。
蒙田以他智慧的眼光,观察和审视着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思索着人类的历史进程。从古希腊时代到16世纪,从古代的埃及和波斯到他所居住的法国,他的作品一览无余,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性和高度的思想独立性。
因此《随笔录》是一本看似平凡却又意蕴深长的文学作品。 本书是作者的思想记录,作为西方最优秀的随笔作品之一,本书先后被译为几十种文字,现在仍广为传诵。
3.有关《蒙田随笔》 (^^)
补充一下楼上的:蒙田随笔全集(上中下)译者: 潘丽珍 ISBN: 9787805676340 出社《编者的话》最后说:“这是蒙田随笔的第一个全译本,参与该书的译者都是研究和翻译法国文学富有经验的学者,为译出蒙田随笔特有的思想火花和语言魅力,各位译者都作出了巨大的努力,翻译态度是极为认真的,读者可以从中真实地窥见到蒙田的思想、风格及他所生活的时代的风俗民情。”
李桂德的译作我没有读过,是天津教育出版社的平装版本吧。你可以看看译者的简历:李桂德,1955年出生于桂林,在美丽的漓江边度过了艰苦而值得留恋的年少时光,成年后从事过多种职业,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自幼酷爱读书,阅读过大量中外文化典籍,文化功底深厚,平时以写作和翻译文学作品自娱。
感觉他的译作应该不错的。
4.随笔集的简介
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之后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他的随笔全集是十六世纪各种知识的总汇,有生活的哲学之称,在世界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关于随笔,16世纪法国人文主义作家蒙田,在1571年开始写作他的《随笔集》,并出版了两卷。从1571年起到1592年逝世长达二十年的岁月中,蒙田一直断断续续写他的随笔。《蒙田随笔全集》是蒙田去世后由德·古内小姐集大成的。蒙田此书书名有多种汉译,除《随笔集》外,还有译作《试笔集》的。蒙田使用的是法语essai此词英语中是essay源自拉丁文的essay本义就是尝试,试笔集在字面上更符合本义。但是译成随笔也很好。因为蒙田的随笔文体自由,确为前人所未曾尝试过的:内容、长短都任意抒写。他读书后的感想、理解、评论,他到各国旅行中的见闻,他自己冥思苦索得出的人生哲理、格言警句,都写进他的随笔集中,内容极为广泛,同时他文章有的很短,有的非常长。短的简练明快,长的娓娓道来,均富有感染力。蒙田是随笔这种文章的老祖宗。虽然后来的随笔写得都比较短,可是在蒙田那里是不问长短的。
5.蒙田随笔的作品目录
第一卷
原版《引言》第二十九章 艾蒂安·德·拉博埃西的致读者第二十九章 十四行诗第一章 收异曲同工之效第三十章 论节制第二章 论悲伤第三十一章 论食人部落第三章 感情在我们身后延续第三十二章 神意不须深究第四章 如何让感情转移目标第三十三章 不惜一死逃避逸乐第五章 身陷重围的将领该不该赴会谈判第三十四章 命运与理智经常相遇在一条道上第六章 谈判时刻充满凶险第三十五章 论管理中的一个弊端第七章 我们做的事要从意图去评判第三十六章 论穿戴习惯第八章 论懒散第三十七章 论小加图第九章 论撒谎第三十八章 我们为何对同一件事苦和笑第十章 论说话快与说话慢第三十九章 论退隐第十一章 论预言第四十章 论西塞罗第十二章 论坚定第四十一章 论名声不可分享第十三章 王者待客之礼第四十二章 论我们之间的差别第十四章 善恶的观念主要取决于我们自己的看法第四十三章 论反奢侈法第十五章 无理由死守阵地者必须惩办第四十四章 论睡眠第十六章 论对懦夫行为的惩罚第四十五章 论德勒战役第十七章 几位大使的一个特点第四十六章 论姓名第十八章 论害怕第四十七章 论判断的不确定性第十九章 死后才能评定是不是幸福第四十八章 论战马第二十章 探讨哲学就是学习死亡第四十九章 论古人习俗第二十一章 论想象的力量第五十章 论德谟克利特和赫拉克利特第二十二章 一人得益是他人受损第五十一章 论言过其实第二十三章 论习惯与不轻易改变已被接受的法律第五十二章 论古人的节俭第二十四章 相同建议产生不同结果第五十三章 论恺撒的一句话第二十五章 论学究式教育第五十四章 论华而不实的技巧第二十六章 论儿童教育第五十五章 论气味第二十七章 凭个人浅见去判断真伪,那是狂妄第五十六章 论祈祷第二十八章 论友爱第五十七章 论寿命第二卷
第一章 论人的行为变化无常第十四章 我们的思想如何自我限制第二十七章 胆怯是残暴的根由第二章 论饮酒第十五章 欲望因不满足而更强烈第二十八章 凡事皆有其时机第三章 塞亚岛的风俗第十六章 论荣誉第二十九章 论英勇第四章 公事明天再办第十七章 论自命不凡第三十章 论一个畸形儿第五章 论良心第十八章 论揭穿谎言第三十一章 论发怒第六章 论身体力行第十九章 论信仰自由第三十二章 为塞涅卡和普鲁塔克辩护第七章 论授勋第二十章 天下没有纯一的事第三十三章 斯布里那的故事第八章 论父子情第二十一章 反对懈怠第三十四章 观察朱利乌斯·恺撒的第九章 论帕提亚人的盔甲第二十二章 论驿站第三十五章 论三烈女第十章 论书籍第二十三章 论做坏事以图私利第三十六章 论盖世英雄第十一章 论残忍第二十四章 论罗马的强盛第三十七章 论父子相像第十二章 雷蒙·塞邦赞第二十五章 无病不要装病 第十三章 论他人之死第二十六章 论大拇指
第三卷
第一章 论功利与诚实第六章 论马车第十一章 论跛子第二章 论悔恨第七章 论身居高位的难处第十二章 论相貌第三章 论三种交往第八章 论交谈艺术第十三章 论阅历 第四章 论分心移情第九章 论虚空 第五章 论维吉尔的几首诗第十章 论意志的掌控
转载请注明出处益疆文化网 » 蒙田随笔集内容简介(《蒙田随笔》这本书讲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